「本文来源:大连日报」
/文·图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祝福/
粉色的火龙果、青黄色的木瓜、碧绿的百香果、浅绿色的番石榴……置身旅顺口区长城街道的一处农业大棚中,记者仿佛踏入了一个热带果林。初冬时节,北方大地天寒地冻,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通过水果种植户王艳华10余年的艰苦试验,30多种南方水果在这里试种成功,并开始大面积推广。
颠覆传统思维她成功把南方火龙果移植到大连
纵观王艳华的从业之路,都可以用“颠覆传统”来形容,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别人家有的我不种,别人家都种我就要种得精。”出生于黑龙江的王艳华刚来大连时还是商人的身份,在贩卖日杂用品收获人生第一桶金之后,因为从小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王艳华毅然转行到了农业。一开始,王艳华从事的也是传统的大田生产,后来又转向蔬菜生产和水果种植,但年收入都不理想。如何从土地里刨出更多的财富,成了王艳华一直思考的问题。
走在探索的路上,总会碰到“金点子”。十几年前,反季的热带水果在大连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而且价格很高,这让王艳华发现了商机。在去台湾考察火龙果种植的时候,王艳华发现当地的火龙果比大连市场上的火龙果好吃很多。当地果农告诉她,为了方便运输,当地的火龙果都是没有完全成熟就采摘下来运到北方。
“当时我就想,如果大连人能吃到本地种植的、完全成熟的火龙果,那该有多好!”年,王艳华率先将台湾品种的火龙果引进到大连培育种植。虽然这种仙人掌科的植物容易成活,但毕竟在北方还属于“远嫁媳妇”,会水土不服。引进火龙果之后,王艳华整整钻研、试验了10年,才终于培育出了品质优良的火龙果——大连本地产的火龙果,成熟度高、果实大、果型美、皮薄肉厚、口味香甜。由于是在大棚中种植的,只要温度湿度适宜,火龙果会一直产果;尤其是每年的6月至12月,更是火龙果的盛果期。
更令人惊喜的是,火龙果虽然是从外地引入品种,但经过大连农业技术人员的精心培育,现在大连的新品种火龙果又被海南、山东、河北等地的客商引种,是典型的“南果北移,北苗南下”。从大连引种到外地的火龙果,一般栽培两年左右时间就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0多种热带水果栽种成功她建成了自己的“百果园”
古语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在王艳华这里却被彻底地颠覆了。在大连试种火龙果成功后,王艳华找到了自己的“财富密码”:她先后在大棚里试种了各种各样北方人难得一见的南方植物:能不停结果的木瓜、有苹果香味的草药、有柠檬味的茶叶、比普通咖啡豆纯度高一倍多的咖啡豆,再加上香蕉、榴莲、百香果、枇杷、释迦、番石榴等品种,可谓是“百果园”。不要说是记者,就连南方人可能也没见过这么多的南方水果齐聚一堂的场景。
这个神奇的“百果园”不但种的东西与众不同,连布局也别出心裁:地面种植矮棵蔬菜,中层搭在架子上的是火龙果,高层是木瓜、香蕉、百香果……“我们采用的是立体复合种植,充分利用大棚空间,让品种尽可能多一些,以测试观察它们的适应能力。”王艳华介绍说,在她想到了南果北种这个“金点子”以后,又陆续引入30多种热带水果品种。大棚内通过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模拟南方的气候环境,同时进行土壤优化改良,让它们适应北方的土壤和气候。历经10多年试验种植,王艳华不仅培育出大连“特产”的南方水果,还在辽宁朝阳、黑龙江、新疆等地试验种植南方水果,也获得了成功。这些南方水果经过王艳华改良培育后,已经变成了北方品种。这样的水果比在南方出产的水果口感更好,因为北方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所以糖分更高;再加上可以成熟后再采摘,不用存放运输,口味更加纯正自然,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成熟后的水果发往北京、广州等地,供不应求,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每亩地纯收益至少可达10万元。如果利用好水果成熟时间差,能保证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品种的鲜果上市。
水果盆栽、休闲农场她的“奇思妙想”还在继续
“百果园”里的植物虽然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但它还不是王艳华的终极梦想。在钻研南果北种之余,王艳华还摸索了将水果植株矮化甚至是盆栽等技术。“我想让家住北方的市民不仅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北方产的南方水果,还可以在家自己栽种南方水果,想吃的时候到盆里摘下来就能吃……”王艳华说,在她的大棚里,除了木瓜、芒果、百香果等大植株品种之外,其余的品种几乎都能实现花盆栽种,但由于产量太少,暂时无法供应市场。
目前,王艳华及其所在公司——大连万家星火科技股份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开始将她的种种奇思妙想逐一实践:在瓦房店建设大型南方水果种植基地,未来既可以按照“孵化器”模式为周边果农提供种苗、技术和销路,以“一棚一品”开展特色种植,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又可以打造以南方水果观赏为特色的休闲农场,通过特色水果种植与乡村旅游结合的方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1.“百果园”采用立体复合种植,充分利用了大棚空间。
2.“百果园”里的木瓜。
3.王艳华试种的百香果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