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广州1月22日讯据广东省统计局网站消息年,广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扎实落实“1+1+9”工作部署,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全年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突破10万亿大关,达.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完成6%-6.5%的年度预期目标。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为4.0:40.5:55.5。
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特色农产品稳步增长
随着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发展保持平稳。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4.0%。特色农产品发展迅速,全年茶叶产量增长10.7%,中草药材播种面积增长13.8%,食用菌产量增长7.3%,鲜切花产量增长14.5%,盆栽植物产量增长16.3%,园林水果产量增长6.1%,其中番石榴、火龙果、百香果、青梅产量分别增长20.9%、42.0%、61.4%和17.7%。猪肉产量.63万吨,比上年下降21.2%;禽肉产量.24万吨,增长15.0%。
二、工业生产平稳,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亿元,比上年增长4.7%。12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分经济类型看,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0.1%;民营企业增长7.6%,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4.3%。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7.7%,制造业增长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8%。高端制造产业较快增长。先进制造业增长5.1%,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0.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3%;高技术制造业增长7.3%,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2.0%。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百强企业合计实现增加值增长8.3%,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7.9%。
年1-11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1亿元,比上年增长4.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电子、电气、电力行业实现利润增长较快。1-11月,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0.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0%。亏损面收窄。1-11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8.3%,比前三季度收窄1.3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较快发展,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年1-11月,广东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增长16.5%。1-11月,在规模以上服务业10个行业门类中,有8个行业门类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29.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5.8%,教育增长14.4%。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1-11月,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增长23.1%,增幅比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平均水平高11.2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90亿元,增长18.7%,增幅比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平均水平高6.8个百分点。
年,广东完成货运量万吨,比上年增长5.0%;其中铁路和民航分别增长7.5%和5.6%。完成客运量万人,增长0.7%;其中高铁万人,增长18.1%。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增长11.4%。邮电业务总量.94亿元,增长49.5%。
四、市场销售增速回升,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
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亿元,比上年增长8.0%,为年以来最高增速。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3%,增速比10月份和11月份分别加快1.6个和0.3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5亿元,增长7.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1亿元,增长9.8%。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3亿元,增长11.0%;商品零售.23亿元,增长7.7%。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全年限额以上单位中西药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8.3%、10.8%和10.7%。
五、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短板领域投资增长较快
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1%,连续1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分产业看,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0%,其中金融业投资增长92.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3%,增速比上年加快14.1个百分点;其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8%,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5.5%。工业投资增长6.3%,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9%,增幅均创全年最高。民间投资增长6.4%。投资补短板力度不减,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39.7%、36.8%、35.1%和29.4%。
年,广东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10.0%。商品房销售面积.54万平方米,下降3.4%,降幅比上年收窄6.8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7%。
六、对外贸易稳中提质,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年,广东货物进出口总额7.14万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出口4.34万亿元,增长1.6%;进口2.80万亿元,下降2.9%。实现贸易顺差1.54万亿元,比上年扩大.8亿元。
年,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比上年增长4.1%,增幅快于加工贸易进出口16.4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49.0%,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9亿元,增长45.8%,占全国跨境电商总额的59.5%。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6.3%。
七、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信贷规模继续扩大
年,广东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税收收入增长3.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亿元,增长10.0%,增幅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
年末,广东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2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7%,增幅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16.80万亿元,增长15.7%,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信贷投入更聚焦实体经济。年末,广东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5.54万亿元,增长20.7%。
八、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回落
年,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4%,涨幅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12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0%,涨幅比11月回落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比11月回落0.5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全年食品烟酒价格上涨8.1%,衣着上涨2.1%,居住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6%,交通和通信下降1.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2%,医疗保健上涨3.9%,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5%。12月份,广东生猪供应偏紧局面有所缓解,猪肉环比价格6月份以来首次转负,下降5.1%,同比上涨87.4%;1-12月,猪肉价格累计上涨37.6%。
年,广东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0.2%,涨幅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8%,降幅比上年扩大3.3个百分点。
九、就业保持稳定,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年,广东城镇登记失业率2.25%,比上年下降0.16个百分点,控制在3.5%的目标范围内。截至12月末,城镇新增就业.9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5.1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89万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2%、.5%和.9%。
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8.9%,增速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划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5%,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9.6%,增速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年,广东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11.3%,增幅比上年扩大6.3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划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增长10.0%。
十、创新驱动扎实推进,新经济发展持续加快
年,广东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首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5万家,新登记市场主体万户,总量超万户。新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3%,比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完成快递业务量.06亿件,增长29.7%。工业新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动车组增长.3%,3D打印设备增长.2%,城市轨道车辆增长.5%,新能源汽车增长17.5%。
总的来看,年广东经济继续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缓,国内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交织,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广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牵引,深入落实“1+1+9”工作部署,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