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其它地区,许多老年人并不会说普通话,在福州见到的上了年纪的人,大部分也都会说普通话,虽然不太标准,但也能听得懂。
2:饭菜很淡,我还是第一次吃扁肉,感觉就像是饺子一样,没有辣椒油,味道很淡。但很快,他就喜欢上了。
3:没想到生腌这么甜,至少我以前吃过的生腌都是甜的,但我更喜欢生腌虾和螃蟹。不过,血蛤就不好吃了,味道太难闻了。
4:美食比较多,尤其是姜母鸭,鱼丸,肉片,肉燕,荔枝肉,沙茶面,都很好吃,海鲜也很甜,虾和螃蟹都是清蒸,用酱油泡着吃,味道很不错。
5:初到福建时,感觉大叔大妈们讲话的嗓门有些大,感觉有些凶恶,实际上好多人就是嗓门大,不过都非常的热心和亲切。
6:福建人非常喜欢饮茶,茶桌可以不用,但茶具是必不可少的。写字的时候喝茶,谈话的时候喝茶,吃糕点要喝茶,有客人来的时候倒茶,吃饭还是配茶。
7:春天雨水多,夏天天气闷热,秋天很凉,通常会有一股清凉的秋风,通常情况下,太阳是温暖的,雨水过后,空气会变得清爽一些,冬天的时候,少雨,风大,寒冷,有时候,阳光温暖,让人感觉很舒服。
8:天空蔚蓝,白云洁白,大部分时候是一朵云都没有,偶尔也会有一朵云,就好像天空中本来有一大片云,却又被分割成了许多碎片。
9:福建人煮面的方法和国内其他地方不太一样,面条是福建人自己做的,面条是用生面做的,然后加入蔬菜、肉类和调料,熬制而成,汤汁并不清澈,但味道却很好。
10:福建人喜欢喝汤羹,一餐中,最主要的就是汤羹,在做菜之前,他们不会询问家里人要吃哪一道菜,而是要用哪一种汤羹。
11:在福建,大多数人做菜都是清淡的,调料也很简单,放的香料也不多,连酱油都不放。比如做菜的时候,放的不是盐,而是咸橄榄,比如煮猪蹄的时候,就是用鱿鱼母。
12:福建的厦门、漳州、莆田等地,都是用红砖砌成的,而福州、宁德、南平则以青砖砌成。三明地区的土楼数量较多,“厝”一字仅存在于福建地区,意为“家”。
13:福建人虽然有钱,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钱,有些人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甚至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子,他们更喜欢经商,也更有魄力,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去做,失败了,就等待下一次。
14: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而我身边的大多数朋友,都会很坦然的接受自己的父母为自己打拼出来的东西。父母认为子女工作不易,子女认为父母工作不易。
15:菜量少,小菜碟是论盘出售的,价钱跟北方的差不多,总体来说,菜的数量在南方是比较少的。基本上山东炒菜一盘可以在福建买三盘,早晨还有按个卖的饺子。
16:北方许多菜肴都是爆炒,但这里的许多菜肴都有蒸制的感觉,味道清淡。米饭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在餐厅吃饭的时候,老板都会给你一些热水,让你涮涮餐具。
17:福州的公路非常狭窄,城市里的公路基本上都是双向单车道,路大体上是弯曲的,没有正南正北这些说法。很多地方都是死胡同,大路上走着走着就没路了。
18:说福建方言的只有厦漳泉等地,不过不同地方的福建方言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同样的事情物品,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小镇,说出来的话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19:用餐时,不可将筷子插入米饭中间,亦不可将餐具碰撞。在春节的时候,不要晒衣服,也不要打碎碗,如果不小心打碎了,就要用“岁岁平安”来掩饰。
20:在马路上,汽车会给行人让路,而公交车也会在每一站停下,打开一下门。福州也许不太有趣,但它的文化内涵很丰富,你可以慢慢地了解和体会。
21:福建与广东是相邻的两省,文化上也有一些共同点,就像是闽南语、客语一样,也是华侨华人最多的地方。
22:福建的人不一定都会说闽南语,就算说了,口音也会有差异,我上次去漳州的时候,还以为是另一种语言,甚至在泉州可能都能听出两三种不同的口音。
23:福州的老人煮鱼,只要三样东西:鱼,水,糖。很多福州家庭主妇都会做一道“红鲟煨桂圆”,也就是用白糖和龙眼煮青蟹。还有人用荔枝蘸白糖,蜂蜜食用。
24:闽南人做生意很有一套,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在北方买菜,五角钱以下,商贩基本都免了,但是福建人一角钱都算的清清楚楚。
25:在和人打交道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温和的,尽量不和人发生冲突,如果是在北方,那就是大打出手。孩子们都很会做生意,找其他同学帮忙,肯定是要收费的。
26:每到初一、十五早上,一定会有一大群人在马路上拜来拜去,外出打工的人,都是成群结队地出现的。如果别人有困难,自己的族人都会伸出援手。
27:福建的环保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在这个小城市里,你能看到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还有五颜六色的花朵,看起来就像是一张精美的墙纸。
28:福建的房子很多,大部分都是上个世纪或者更古老的房子,或者是商人们自己盖的。尤其是莆田一带的乡村,还有水口电厂旁的水库移民区,现在全是自家盖房子、别墅的人。
29:福建的夜生活始于食,也终于食,在都市的任何一个角落,你都可以看到大排档,尤其是福州的大学城,那里有很多好吃的地方。
30:福建多山,这也造成了公路建设的难度,总而言之,福建如果要从一地走到另外一地,刚好要走一段山路,你才会发觉,所谓的山路十八曲,并不只是贵州,福建也是如此。
31:福建人无论老少,在外都会追求一个“家”,因此福建人对买房子有着一种莫名的执着,不管是经商的还是发财的,回家后都会在自己的老家盖一套房子。
32:厦门让我觉得很年轻,很有小资情调,就像鼓浪屿,听著涛声,听著琴声,吹著清新的海风;但泉州就象一个简朴的老妇人,城市的颜色是被时间浸润过的红砖。
33:尽管福建的山区不产海味,但有一种福建乡下的菜肴:油炸小鱼。福建多山多水,渔获于山中溪流,一口咬下,脆而又鲜。
34:我们在火车站下了车,多多少少都会闻到一股臭脚味,但是,如果你找到了一家叫“苦菜汤”的餐厅,一开始可能都不敢闻,但是当你鼓起勇气去尝试它的味道时,你就会喜欢上它了。
35:同一个省份的人,说的都是普通话,但却带着台湾腔的味道,男的说着轻柔的话,女的说着可爱的话,仿佛不会生气。
36:刚到福建的时候,总觉得这里有很多的山,有很多的隧道,每一次都要穿过十多公里的隧道,一路上我都觉得耳膜嗡嗡作响,但是这里的风景实在是太漂亮了。
37:吃饭时一人两只碗,一只盛米饭,一只盛汤。于是,一家人吃饭的时候,餐桌上摆满了碗。汤很淡,没有太多的调料,只加了一些自家酿造的红酒,味道很好。
38:福建人称番石榴为芭乐,就连奶茶店也有类似的饮料,也叫芭乐,不过跟广西芭乐真的没法比,因为它的口味很清淡,根本没有甜味。
39:到了厦门才发现,这里竟然没有自行车道,摩托车不是在人行道上行驶,就是在机动车道上穿行。而且电车在人行道上行驶的速度很快,是人让车,车不怎么让人那种。
40:福建人的味道真的是五花八门,从最淡的到最浓的,再到辛辣的。从沿海的厦门泉州的味道清新淡雅,到福州的酸、甜、闽西的辣,福建就有酸、甜、辣、咸三种味道。
41:福建人非常爱吃酱油,而且常常是加了醋的。从北边的南平和福州,到南边的厦门和漳州,人们在吃海鲜,饺子和牛滑时,都会选择在酱油或在酱油中加入醋。
42:闽南人唤母亲的大姐为“姨姆”,唤母亲的妹妹为“阿姨”,唤她们的丈夫为“阿丈”。称呼父亲为“阿伯”,称呼伯母为“阿姆”,称呼父亲的弟弟为“阿叔”;爷爷的哥哥叫“伯公”,“叔公”是他的弟弟,“阿公”用来叫爷爷和外公都可以,奶奶和外婆叫“阿嬷”。
43:福建的海鲜并没有你想的那么便宜,海蛎子、虾、小管、花蛤等是他们的常备食材。
44:在福建,几乎每个村子都有祖厝,村子里一定会有好几株大榕树。福州被称为“榕城”,而在福建,榕树也是非常多的。在拆除的过程中,往往还会保留一些大榕树、寺庙,我想这是一种很人性化的做法。
45:米线是福建一种特色小吃,用细面和红薯粉做成,配上油条、马蹄酥,香甜可口,口感极佳。
46:生烫是福建漳州的一道特产,汤头是这道菜的精髓,食材都要自己挑,放入大锅中,煮好后即可食用。
47:福建的首府不是厦门,福建的首府是福州。到福州旅游的外地游客不多,因此也难以推广。不同于厦门的鼓浪屿,这就导致了人气的不同。而且福州也是临海的,但是距离市中心还是很远的,厦门的城市在海里,所以他们可以利用这片海域来发展自己的旅游业。
结束语
总而言之,福建是个很不错的地方,推荐大家假期可以去亲自体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