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13岁少女,总被文人墨客比作豆蔻

导言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豆蔻年华,意思是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中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古时候有很多文人雅士凭着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将本来无关的2件事情联络起来,用于专指某一类事情。例如古时候诗词中,许多文人墨客都喜爱用“豆蔻”来描述豆蔻年华少女。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下珠帘总比不上。”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杜牧官场不如意,落魄消沉,沾染了喝酒狎妓的习气。在扬州停留期间,写出了这首诗赠送给一位歌女,诗里用初春二月初枝头上含苞欲放的豆蔻花,来形容十三岁的少女。初春二月的盆栽花卉繁多,为何偏偏选定“豆蔻”来形容少女呢?

很多人很有可能都没见过豆蔻,豆蔻类型繁杂,分成草豆蔻、白豆蔻和红豆蔻几类,它是一种多年生长常绿植物木本植物,其外观设计像芭蕉,种子像番石榴一般,结得的果子像红提,其色调为淡黄色并含有辛辣食物香味,它不但能够当药还能够作为食用香料、空气清香剂及其祛风剂。豆蔻还未开花的情况下,它的花蕾是一种有形化且丰腴的情况,很水灵灵,很水嫩,用于描述少女似乎也挺适合的。

并且二月初的豆蔻花还有一个洞天,它是可以吃的,里边会出现特甜的蜜水,古时候它也有个别称,称为“香水包”。少女的容貌像刚开花的豆蔻一样“初如芙蓉花,发红”,古人措辞婉转委婉,所以开花期比青春年少少女,也不错。而在中国古时候,十二、三岁的少女更是生长发育,长大成人的关键时期。这样来看,二者都是有一些共同之处。

古人对人生道路不一样环节的年纪都是有不一样的别称,女子不一样环节也是有不一样的独特称呼。女子十三、四岁称之为“豆蔻岁月”,典出唐代杜牧诗里之意。十五岁称之为“及笄”,古时候女子法定年龄十五岁而束发加笄,表明成年人,又被称为笄年。据《礼记·曲礼上》载∶“女子许嫁,笄而字。”是说,女子成年人许嫁才能命“字”,故女子并未有结婚之约,称之为“待字”。

女子十六岁称之为“二八年华”、“破瓜”、“瓜字初分”。二八就是指“二个八的年龄”,又“瓜”字在篆书及汉朝的魏碑体中,可分解成二个八字,八加八便是十六。古时候觉得女子十六岁时,人体早已彻底生长发育完善,能够完婚为美艳人妻。

结语

含苞待放、豆蔻岁月、花样年华,都给人一种生机盎然、娇嫩鲜艳、奋发向上的质感。反义有桑榆暮景、风烛残年、徐娘半老、两鬓斑白,给人一种苟且偷生之感。这二种感觉造成明显的比照,因此,豆蔻岁月是很好的。后来杜牧写这首诗的情况下,大约也更是豆蔻花开的季节,因此眼看到,“豆蔻”也就变成少女的代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