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容县先后投入2.23亿多元硬化条村屯道路,打通制约产业发展、群众脱贫的最后“一公里”。图为大揽村今年翻新后的村主干道。
本报记者邓盛龙通讯员韦捷文/图
容县因大容山而名,县域面积七成为丘陵。“七山一水二分田”,年开展精准识别时,该县共有47个贫困村,贫困户1.65万多户,贫困人口6.5万多人,是广西贫困人口较多、贫困发生率较高的一类非贫困县。
近年来,容县确立“交通+产业”思路,大力发展“5+2”特色扶贫产业同时,将制约产业发展的交通瓶颈作为脱贫攻坚交通保障工作的主攻方向,探索出一条丘陵山区兴产业、畅交通、拔穷根的脱贫路子。
A兴产业因地制宜“造血”赋能
3月12日,在容县松山镇沙田村木兰塘屯,沿着一条条水泥路蜿蜒而上,伸入漫山遍野的柚林深处。这片占地多亩的产业扶贫基地,由广西容县田柚甄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该县建设面积最大的新型绿色智慧沙田柚种植示范基地。
春天里,甜蜜花香孕育着脱贫致富的希望。松山镇慈堂村、大水村两个贫困村以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入股基地,年分红共计5.6万元。基地还通过传帮带,带动周边新发展连片种植沙田柚多亩,12户农户新种植沙田柚30多亩,年可增收50多万元。
扶贫产业在哪儿扎根,交通扶贫就发力延伸到哪。田柚甄源示范基地正是容县“交通+产业”扶贫模式的一个缩影。
“容县是‘中国沙田柚之乡’‘中国铁皮石斛之乡’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绿化模范县,是典型的农业产业带动型发展县。”容县副县长黄生强说,自脱贫攻坚战以来,该县立足资源禀赋,以农业产业带动为抓手,精心谋划、精准施策,发展起鸡、优质稻、猪、柑橘、百香果+香料及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5+2”特色产业项目,把产业优势变为发展优势,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机融合。
B畅交通村屯路修到田间地头
特色产业发展起来,扶贫农副产品更丰富,首先道路要畅通起来。对此,容县有切身之痛。该县自良镇沙田柚种植大镇,全镇种植沙田柚面积6万亩。此前,因县城至自良部分公路破损较为严重,在沙田柚成熟季节常常堵车。
为此,容县下定决心,誓要将交通路网与扶贫产业一起修进大山、修进村屯。“贫困群众最期盼什么,我们就做好什么。”黄生强说。
这一做法也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疫情过后,村里就要硬化升级两条路,共长3.55公里。今天上午刚跟承建方签了合同。”12日上午,记者驾车来到容县容州镇贫困村大揽村,村支书杨寿华前来“报喜”。大榄村有肉鸭、肉牛及水果等特色产业,其中沙田柚与番石榴种植面积均超亩。近年来,在上级支持下,该村先后硬化升级多条村屯道路。今年,该村1.71公里长的主村道拓宽后铺上沥青,还装上太阳能路灯。
路修通了,大家伙心眼活了、干劲足了。贫困户覃莉去年新种3亩蜜柚,她笑着说:“现在路修到了果园,果不愁卖。眼下正值番石榴上市,因疫情防控有效,村里的优质果可卖3.4元/公斤呢。”
同样幸福满满的还有十里镇北部山区的大鹏村冲肚屯村民。冲肚屯种有沙田柚亩,年产量30万公斤。因交通不便,每逢柚子熟了,就得肩挑背驮到村外销售。去年,在第一书记李海伦努力下,该村黄茅至冲肚0.78公里扶贫道路开工,男女老少齐上阵,在沙田柚上市前一个月屯道竣工通车,受益人口30户人,其中贫困户9户30人。罗传生是冲肚屯的致富带头人,种有沙田柚30亩,去年产2.5万公斤。“感谢党的好政策。路修通后,客商进村收果,地头价8元/公斤,我家卖果收入20万元,比上年增收差不多4成呢。”
C拔穷根47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年以来,容县先后共投入2.23亿多元硬化条村屯道路,共计.6公里,建设拦河陂坝、小桥、挡土墙及安防工程等项目处,覆盖47个贫困村,受益贫困户1.3万多户。越建越密的乡村“毛细血管”,成为乡村发展的加速器。
容县县底镇贫困村古例村,年至今共获得扶贫项目9个,其中道路建设7条。交通环境改善提升了,该村加强村企联动,与中南生态油茶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联营,壮大发展油茶等特色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年元增至现在的6.04万元,提升17倍。
昔日“痛点”变亮点。年,容县投入资金万元,将县城至自良11.3公里长的路面翻新铺沥青。当年,该镇柚果总产量达7万多吨,产值近8亿元。全镇有户贫困户人靠种沙田柚脱贫。
交通兴则经济兴、产业旺。目前,容县水果类种植面积31万亩,鸡养殖多万羽,优质水稻种植面积52万多亩,猪养殖9万多头,肉桂7万多亩,八角6万多亩。其中,发展“5+2”特色产业的贫困户有1万多户,覆盖率达92%。
年,容县实现14个贫困村摘帽、2.1万多人脱贫。至此,47个贫困村全部如期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