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新上映的《水浒传》第一集中,宋江、公孙胜一段对手戏放在田地里拍摄,虽然背后的绿色植株还未成熟,但还是被不少观众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绿色植株竟然是玉米。
于是网友感慨“老天爷,现在我国播放的任何古装剧,全是穿越剧……最搞笑的是,居然让玉米出现在北宋,有没有历史常识啊!”
其实类似的乌龙比比皆是,央视版的《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时曹军士兵断粮饿坏了,抓起玉米就吃;年TVB版的《封神榜》中大雪天杨戬和媳妇儿挖红薯烤着吃。
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明白玉米、红薯都是新航路开辟后从明朝逐渐传入中国的,这种低级穿帮实在是考验电视机看客的智商下线。
那么咱们可爱的古人到底能吃到哪些蔬菜呢?
在今天,不少朋友们过着“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的日子,火锅撸串随便走起,一顿火锅随随便便几十种蔬菜,各种口味各种颜色的应有尽有,花花绿绿,好不丰盛。
但在古代,人们却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口福。
当时人们餐桌上的蔬菜种类少的可怜,现在常见的蔬菜在古代大多都没有,古代常吃的几种蔬菜在今天看来已经被当作野草了,不是被农村人拿来喂猪,就是人们遗忘了。
要说古代的蔬菜,最具代表的就是“五菜”。
古代常说的“五菜”,便是葵、藿(huò)、薤(xiè)、葱、韭的总称。
第一,“葵”。
这里的葵是指冬葵,现在已在餐桌绝迹。
古典的诗歌文献中关于葵的记载很多,像《十五从军征》“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及《长歌行》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高宏详老师了解到,葵和现在的秋葵口感很相似,质感比较粗糙偏苦,魏晋南北朝以前是家中常备的蔬菜,维生素重要的来源之一。
到明代时,通往西方的海上航线已经开通了,伴随着土豆、红薯、洋葱、菠菜等大量颜色鲜口感佳的蔬菜的传入,葵在明代慢慢退出了人们的餐桌。
第二,“藿”。
藿(读音:huò)其实就是豆苗,也就是大豆的嫩茎和嫩叶,先秦时期常是一般百姓的口粮,刚摘下来可以煮在羹中,也可以晒干储存起来冬季吃。
现在有些地区的人们依旧用它做菜,网上抖音中四川农村地区吃红油米线放豆苗,但总的来说豆苗也已经是佐餐而非主要蔬菜,不少农村地区都有用豆苗做喂猪的饲料。
第三,“薤”。
薤(读音:xiè)也叫小根蒜、山蒜、野蒜等,生长范围很广,山里野草多的地方往往会出现一簇簇的野蒜,植株和根部要比一般的蒜小的多,味道很辣,现在主要为中药所用,菜市场上基本看不到。
汉代的乐府诗中记载“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用薤菜感慨时光流逝,可以看出薤菜在汉代很常见。
现在浙江江苏有小面积的种植,其他地方种植不多,各地方言叫法不一。
第四,“葱”。
这个大家很熟悉,家家应该有,炒菜之前葱花爆香,菜上桌撒把葱花点缀一下,做饺子馅、炖肉、蒸包子大都会放葱,抖音中东北山东老铁动辄大饼卷葱。
但“葱”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只是作为调料出现,大葱也是佛教中的五荤之一,所以很多佛教徒并不吃葱。
和以上的葵、薤相比,也只是个“副咖”常见的汤羹类饭食中多一些,炒菜在宋代以后才慢慢普及。
第五,“韭”。韭菜作为一种常见的菜,在每个菜市场都会看到。
这也是“五菜”中,现在唯一一个还以菜的身份而出现的。
韭菜在中国起源很早,春秋就有大量记载,东汉许慎在《说文》里这样解释“韭”字:“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
韭菜可以反复收割,所以在古人眼中也是一种长久吉利的象征。
《周礼·天官》记载:“朝事之豆,其实韭菹、醓醢、昌本……”意思是行朝事礼时所进献的豆,盛的食物是韭菜做的菹、多汁的肉酱、菖蒲根做的,但韭菜主要作用还是在肉菜中起去腥调味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韭菜鸡蛋馅饺子、鸡蛋炒韭菜、烤韭菜等等,都是美味。高宏详老师建议大家:韭菜虽是美味,但吃多了是会烧心的。
除了以上常说的“五菜”外,我们的老祖先也吃浮萍、苕菜、荇菜等一些蔬菜,这些菜的知名度就比较低了。
浮萍是一种水面漂浮植物,表面为绿色,呈圆形,多生长于水田沼泽,南方的水塘长久不搭理就使得浮萍疯狂生长至完全覆盖水面。
唐宋诗歌中,诗人往往用浮萍来比喻自己脆弱伤感的人生。在现代社会中,浮萍一般都会被制成良好的畜牧饲料。
秦代百姓常以浮萍为食,他们或是生吃,或是将其蒸煮,专门用以果腹。
但是从口感上讲,浮萍绝对会被现代人所嫌弃,因为无论如何对其进行清洗,浮萍依然会有水草的苦腥的味道,甚至食用过多还会令人感到反胃作呕。
苕菜又称“巢菜”,是一种野豌豆的嫩叶或茎叶,在我国各大地区都有所分布。
苕菜的味道倒还算可口,但是该植物纤维纹路粗糙,入口时对口腔的伤害较大,故此使用前必须用开水烫一遍。
不过高宏详老师纵观先秦人的炊具种类发现,在没有辣椒、花椒、香油、火锅底料的情况下,他们是无法烹制出美味的苕菜的,只能靠口腔的牙齿将其尽量嚼碎,因此,对于古人来说,吃菜肯定不是一种“特别”享受的过程。
荇菜是一种浅水性植物,主要分布在湖泊、河流以及稻田之中,其根部埋于泥下,茎部悬浮于水中,花朵浮于水面之上,云南泸沽湖遍布水面的“水性杨花”,正是这种植物。
在《诗经》中曾有一段优美的话语形容过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展现了君子对窈窕淑女的爱慕追求。
初中语文课本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也说到: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荇菜现在也叫金莲,名字很有美感,不禁让人想到《水浒传》中的某位女性,荇菜带有一点腥臭味,需要多放调料,由于长在南方,因此南方人吃得多一些,可以熬稀饭时剁碎拌入,也加调料可以爆炒。
我国土生土长的蔬菜本身很少,味道大多又苦口感又糙,口感好的野菜早在历次饥荒中被吃绝种了,再加上古代基本没现在的各种调料,所以这些菜吃着基本和草差不多了。
历史上的蔬菜引进有两次小高潮,一次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去今天的新疆和中亚,带回来了一大波蔬菜种子,现在带“胡”字蔬菜的基本都是那时引进的,有胡瓜、胡桃、胡豆、胡椒、胡萝卜等。
所以大家涮火锅时请记得默念三遍张骞,感谢张骞带给我们的火锅菜。
另一次高潮时期是明朝,新航路开辟打通了东西方的水上航线,给中国引进一系列美洲的蔬菜,这些菜大都以“番”字开头,如番茄、番薯、番椒、番石榴、番木瓜、洋葱等等。
最近各种蔬菜价钱翻番上涨,广大市民餐前餐后连连吐槽,其实这个时候我们想想古人,想想孔子他老人家皱着眉头吃着小米干饭,就着难以下咽的葵,我们应该高兴现在可以吃的蔬菜不仅品类繁多,而且生长周期只有一个月左右,高宏详老师相信,用不了多久,菜价就会回归到正常水平,我们就又可以继续放肆吃起来了。